
原本想要寫一篇走一段路的旅程,打算從台東一路往南,穿過現如今所謂的阿塱壹古道(其實原是琅嶠-卑南道的一小段),再從旭海一路走到恆春東門,完成一條完整的「琅嶠-卑南道」。
然而人算不如天算,當我靠著意志力緩慢的移動到金崙時(包括早上去海邊看日出走的路程,大概走了40幾公里路),接到阿塱壹因為落石暫時關閉北端入口的消息,而我原本報名的行程改從旭海進出(哭),這樣一來我的計畫就沒辨法連貫。
一直到隔天早上,我還在猶豫要不要繼續走到南田,還是就此打住改天再來完成?最後決定租台機車四處晃晃,剛好附近有個地方非常想去。
早上從民宿出來,對面很多婆婆為了隔天教會70週年紀念日,正在分工合作包阿米百。每位婆婆認真包著阿米百的模樣非常可愛,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多拍了幾張照片。








PS:
一個人的住宿推薦「線織屋」。
溫泉可以選擇「三和屋」,有個人池,泡完隔天又是一尾活龍(笑)。
消失的舊南迴公路~
之前在社團的行程裡看到,在新香蘭部落附近的海邊有個神秘山洞。上網找資訊,卻發現網上關於這裡的相關訊息並不多。所以本想藉著這次徒步的機會順便一探究竟,然而因為第一天實在走太慢,眼看著只能留待以後再訪,沒想到才隔一天我還是來了。
這個神秘山洞,其實是從前日治時期修築的舊南迴公路上的隧道。當年的南迴公路一路從新香蘭通往金崙,整條路都是平緩的,不似現在的南迴公路依山繚繞。然而現如今當年大部分的路段已遭海水侵蝕,只剩一個隧道嵌在山坡上。

(在公路上就可以看到舊南迴公路的隧道)
幾乎住在這附近海岸線的居民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山洞,他們小時候很常到這裡玩,連我後來在上多良遇到的大哥都說他以前會跑到這裡來約會。不過山洞有多深沒人知道,大家都不敢太往裡面走。現如今的隧道只剩約一輛巴士的長度,後段已經崩塌。
從金崙過來,本來從香蘭站牌旁的小路進來,剛好遇到兩個人在聊天,趕緊先問他們是不是當地人,想說確定一下往山洞的路。結果他們雖不是當地人,但卻知道去山洞的路。除了這裡可以下去沙灘再往南走,他們還告訴我另一條路線,可以縮短在沙灘行走的時間。

(這裡也可以到海邊,但離山洞距離較遠)
大概在台9線392公里附近,香金橋要上橋處的左手邊(往金崙方向)有一條產業道路,從這條路到底左邊有一缺口可以通往海邊,再沿沙灘往南走約3-40分鐘。



(停車的地方)
走近海邊,眼前的美景讓人驚呼。雖然太陽毒辣,但仍不減想要一探秘境的動力。而走在這如荒漠般的境地,怎樣也要幫自己拍一張徒步者的照片做紀念。所以靠著石頭,卡好手機,總算拍了一張效果還可以的照片(笑)。



(在人右下方的小黑點就是舊南迴公路的隧道,上面盤據的是現今的南迴公路)

大約30-40分鐘就來到隧道口下方,洞口大概有兩層樓高,看著岩壁想一下該從哪上去,我就鼓起勇氣往上爬。


岩石邊緣有很多可以踩點的位置,其實並不難爬,只是坡度有點陡,加上在艷陽之下整個岩石變得非常燙(感覺快可以烤肉了),還是得手腳併用小心翼翼。

終於上到了隧道,眼前的景緻果然感覺昇華了一個層次(心理作用),看著眼前的美景雖然開心,也迫不及待想跟朋友們分享,但其實心裡擔心著等等要怎麼下去⋯⋯⋯








下來我沒照原路線,岩石平面有一條斜縫隙,我踩著這條縫隙慢慢下到地面,終於鬆了一口氣。不過天氣實在太熱了,我就先躲在岩壁邊有陰影的位置休息,看著眼前如水晶寶石色澤般的藍色大海,瞇著眼靠著岩壁舒服地吹著海風,這情境讓人一點都不想起身往回走了。






上多良部落~
回到公路上,找了便利商店解決午餐,下午決定還是去上多良轉轉。
這次到上多良,原本想從後山上去,結果遇到修路,只好轉由多良上去。
像例行公事一樣,之前每個拍過照的點,又都去拍了一次,不過小教堂雜草太多,我又穿著短褲、涼鞋,就不「冒險」進去了。


(當地人稱這裡是愛國碉堡)





這次來上多良總算遇到當地人可以聊天,結果改正了我之前很多不對的訊息。
經過部落看見有對夫妻坐在棚子裡喝著小米酒看海吹風,我問了他們可以進去坐坐嗎?然後就聊了起來。


大哥說上多良居民搬遷離開,並不是因為風災受損,如大部分偏遠地區的問題一樣,為了讀書、工作等現實問題,其實上多良的地理環境較下方的瀧部落(現在的多良)還要安全。他們家是最後一戶搬離上多良的,當時只剩他弟弟一個小學生,每天自己一個人走路下山讀書,晚回來媽媽還會擔心,常要到半路上接他回家。
而我一直以為的下多良也不是現在的瀧部落,而是從後山上來遇到的最後一戶人家附近。因為原本下多良的人都搬離了,村子沒了,於是現在才改稱瀧部落這裡為多良或下多良。
另外上多良的排灣族是從古樓遷徙過來的,跟瀧部落沿海岸線的排灣族屬不同族群。上多良最早的部落也比現在的位置還要高一些,大概在後方的稜線上。
很感謝大哥的解說,讓我多了解一些關於這裡的故事。現在有些上多良的族人,已經慢慢的開始回來整理自己的土地、房子,希望下次再來時,在這裡能看到更多的上多良族人。
PS:大哥的二姐有在上多良經營風味餐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預訂。


下山時,再到山路的另一個方向回看瀧部落,這片海似乎怎麼都看不膩。




(今天的海佐幾株高粱)


(小弟一個人在田地玩耍)